全部 > 視覺藝術 > 專題 > 鄧海超專訪 - 策展 · 人生 (附短片)

專題

鄧海超專訪 - 策展 · 人生 (附短片)

上集:「策展篇」


《鄧海超專訪 - 策展・人生》上集:「策展篇」

【Touch Arts專訪】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館長(專案項目)鄧海超先生自言看起來不像大眾眼中的公務員。受訪當天,他穿著唐裝,帶點藝術家氣質。他提到,別人覺得他很「當代」,但其實他最感興趣的是中國水墨藝術,「當代水墨或是傳統水墨,我都很喜歡。水墨是一種很特別的媒介,用很簡單的顏料去創作,有一種很內斂、很空靈的感覺。一筆水和墨色的變化,就表現到深入的精神狀態。」

他在香港藝術館工作了三十七年,曾擔任總館長。藝術館館長的實際職責是什麼?他說工作內容很多元化,由策劃展覽、館內營運、行政事務、尋求贊助,到收藏品管理和收購都要做。

 

選擇收藏品的觸覺

鄧海超表示:「在市政局年代,藝術館已定了一個大方向:這是香港唯一的藝術館,使命是保存和推廣香港藝術。所以,我們會收購香港藝術家的作品。」

至於收購什麼作品,在於藝術館的方向和館長的眼光,「我們也希望收購一個大師每個時期的作品,但大師有無數的作品,所以便要揀選出最好的部份。例如,香港水墨大師呂壽琨,將香港水墨藝術帶到一個高峰。他最出名的是「禪畫」,將道家和佛家的意識結合,再用傳統的筆墨,創造出獨特的風格。他對傳統的功夫掌握得很好,亦受到西方抽象主義的影響,所以當我們回顧他的創作時,會選擇相關的作品。」


跟藝術家和收藏家互相信任

「藝術館有一半作品,是靠別人捐出。例如虛白齋的作品,我們跟收藏品的主人劉作籌先生建立了很好的友誼,令他相信藝術館可以妥善保存這批作品,所以他才會捐出。對方覺得你尊重他的收藏,而且你對此有認識,不是胡說八道,這樣他才會有信心。」

他強調,館長的策展手法和個人理念,促成了跟彼此的關係。「我們對藝術的演繹手法,不只是將藝術家由二十歲到六十歲的時期的作品普通地展示出來,而是閱讀藝術家在創作時的想法,例如,吳冠中將他最精彩的一部份作品捐給藝術館,是因為我們以往跟他合作做展覽的時候,令他認為藝術館的人員能夠了解他心中的想法。」

 

策展是一門專業

鄧海超於二〇〇六年就任總館長,今年九月榮休。任期內,策劃過很多大大小小的展覽。

什麼是成功的展覽?他答道:「很多人會將入場人次的多寡作為衡量標準,這是其中一項條件,但不是最重要。我覺得透個展覽的主題和內涵,啟發觀眾去思考,有時還可以觸動他們,這種touching的感覺,才是最重要的。例如很多觀眾去看豐子愷的展覽,會受感動,甚至流淚;至於看吳冠中的作品,要帶出他的筆觸、點線面和他樸實無華的性格,才可以啟迪別人,令他們對藝術的真感情有了解和認同。」

他說要策劃好的展覽,心態最重要。若要辦一個藝術家的個展,要了解他的為人、作品,發掘背後的故事,「劉國松推崇現代藝術,其水墨畫作品有很多創新的意念,甚至認為作畫時可以拋棄毛筆。要如何透過展覽呈現他的革命性思想?這都需要策展人本身的創意和視野,是一個挑戰。」

有些展覽的入場人數並不算多,但他認為可以啟迪到觀眾:「例如本地藝術家夏碧泉的回顧展-認識他的人可能並不多,他畢生亦不富有,常拿著相機和很重的器材在土瓜灣的舊樓上上落落,很辛苦。他是自發地去創作,作品跟生活息息相關,用街上的爛鐵、爛車輪去組合成雕塑,當中有一種幽默的意識,令人覺得就算住在舊區亦可以這樣去豐富自己的人生。」

 

藝術沒有單一標準

談到富爭議性的展覽,鄧海超說:「我覺得在藝術、文化方面,一定要抱持一種開放的態度,不能用一把黑白分明的尺去量度,因為當中有很多灰色地帶和空間。你在這個角度看,不等於別人在其他角度看是不對的。甚至,從反傳統的角度去看一件作品,反而可以將某些你沒想過的本質帶出,因為每個人都有局限性。藝術是創意的東西,應該用完全開放的態度去看,否則其實是在殺死藝術。」

他舉例,提到二〇〇九年的「路易威登:創意情感」,與國際品牌「路易威登」(LV)合作,當時坊間對此有不少批評,更惹來示威人士的抗議。他嘗試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看:「這個展覽有很多世界當代藝術大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我們覺得可以引發市民對當代藝術的新的看法。」他回想,承認當時的確可以做得更好:「例如可以改善溝通上的問題,事先應該多跟業界溝通,與他們談談展覽的理念,多聽他們的意見。」

 

改建後的新形象

鄧海超升任總館長後,近兩年來主要負責藝術館改建和裝修的事宜。「因為自1991年藝術館落成到現在,節目和展覽都倍增,館內的面積和收藏空間都不夠應付,例如『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』、展出『清明上河圖』的『國之重寶─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』,有大量市民來參觀,實在不夠地方;也有意見認為藝術館的外觀不夠突出,所以政府打算將整間藝術館擴建。」

「擴建後,展覽空間的面積會增加,而在屋頂上,也會加建一層展館;至於藝術館本身的外觀,我們正跟建築署研究,希望令它看起來突出,甚至從維港對岸望過來,都是搶眼的。我們也希望參考外國博物館的做法,引入一些具標誌性的餐廳和商店,給遊客和市民更user-friendly的地標性建築。」

他指出,曾有很多世界級的展覽都希望來香港舉辦,但因為藝術館空間限制而出現困難,他期望日後能夠引入更多外國的展覽。


正視香港本土藝術

「以前有個收藏香港藝術的展館,後來將空間轉讓給其他專題展覽。藝術館的使命是保存香港藝術,我希望隨著藝術館的擴建,可以令這功能再次發揚光大。希望將來有個常設的空間,長期展示香港藝術的概況和發展,也可以培養香港的藝術家,邀請客席的策展人,跟不同的機構合作。」

他說起香港藝術的獨特之處:「香港以往是殖民地,當時政府不支持藝術,又不排斥,讓藝術家自生自滅。正因如此,令香港可以廣泛接觸到中國和世界不同的文化。香港藝術結合兩者和蛻變,成為既植根於中國傳統又與時代接軌的藝術,而且具有本土特質。全世界都在注意中國當代藝術,為何沒人看香港藝術?為什麼香港藝術在國際層面上沒有一個獨特的地位?這需要重新思考。」

 

藝術館與M+

香港藝術館會不會跟西九文化區的視覺文化博物館M+有資源重疊的問題?鄧海超相信並不會:「M+的關注的是二十世紀或之後的藝術,核心是當代藝術和流行文化;藝術館的定位是以香港為核心,擴展至大中華文化。除了當代藝術,亦涵蓋古代文化,而M+並不會做這類型的展覽。」

他認為兩館之間可以互補:「例如在M+未有完善的藏品時,藝術館可以跟他們合作,刺激香港藝術的發展。M+是個視覺文化的藝術館,而藝術館也是重要的視覺藝術中心,希望彼此有協作的關係。」

 

藝術和創意的本質

聽著鄧海超滔滔不絕、如數家珍地說著有關藝術的種種,便又回歸到一個根本的概念--藝術是什麼?他清晰而有條理地答道:「有人說藝術是真、善、美,這當然是真的。藝術令你投入,發掘你的思想,再透過美學性的手法,將之重新演繹,令觀眾從不同角度感受到更深入的東西;同時要有內涵,不只是表面漂亮的東西,還要體現到生活和人的本質,有啟迪的作用。」

那麼,創意又是什麼呢?「創意是經過思考,令你有觸覺,刺激你去做跟平常不同的事,並以全新的面目反映生活。」

訪問的過程中,他再三強調,做展覽的目的是希望啟迪別人。或許,他日日夜夜面對館內一萬六千多件藝術珍藏,在不知不覺也受到啟迪。

 

相關內容

下集:鄧海超專訪 - 策展 ·人生 - 「策展人生篇」(附短片)